2019年2月26日,中国旅行社协会研学旅行分会一届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齐齐哈尔)首届研学旅行峰会期间,中国旅行社协会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联合发布《研学旅行指导师(中小学)专业标准》(T/ CATS001—2019),自2019年3月1日起实施。
《研学旅行指导师(中小学)专业标准》对研学旅行指导师专业素养提出了基本要求,使研学旅行指导师在实施研学旅行教育活动时有了基本的准则,对引领研学旅行指导师的专业发展以及研学旅行指导师的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标准以满足研学旅行市场和创新需要为目标,填补标准空白。
目 次
前 言
引 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3.1 研学旅行
3.2 研学旅行指导师
3.3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
4 专业态度
4.1 专业认识
4.2 专业准则
5 专业知识
5.1 研学旅行知识
5.2 教育教学知识
5.3通识性知识
6 专业能力
6.1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设计
6.2 研学旅行组织与实施
6.3 研学旅行激励与评价
7 持续发展
7.1 反思提升
7.2 规范考核
参考文献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旅行社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旅行社协会、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中国旅行社协会研学旅行分会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德智、孙桂珍、李强、高志权、张云凤、邹昊、高敬敬、刘念、金占林、蒋跃先。
引 言
本标准旨在规范和引导研学旅行指导师队伍的健康发展,是协会对合格研学旅行指导师专业素养的基本要求,是研学旅行指导师实施研学旅行教育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研学旅行指导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研学旅行指导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研学旅行指导师(中小学)专业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研学旅行指导师的术语和定义、专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研学旅行(中小学)服务中担当指导师职责的人员。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766 旅游业基础术语
GB/T 15971 导游服务规范
LB/T 054 研学旅行服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研学旅行 study travel
是以中小学生为主体对象,以集体旅行生活为载体,以提升学生素质为教学目的,依托旅游吸引物等社会资源,进行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教育旅游活动。[LB/T054-2016,定义 3.1]
3.2
研学旅行指导师 study travel tutor
是指策划、制定或实施研学旅行课程方案,在研学旅行过程中组织和指导中小学学生开展各类研究学习和体验活动的专业人员。
3.3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 study travel course program
是指为了完成研学计划、实现研学目标、遵循研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性、契约性的研学旅行课程规划。
4 专业态度
4.1 专业认识
认识开展研学旅行的意义,热爱研学旅行指导师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认同研学旅行指导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4.1.1 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将保护学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1.2 注重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和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4.2 专业准则
4.2.1 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尊重个体差异,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讽刺、不嘲笑、不歧视学生。
4.2.2 遵守教师和导游的职业行为规范,品行端正,为人师表,身心健康,无传染性疾病,仪容仪表仪态及举止得体。
4.2.3 精心制定和实施研学旅行课程方案,完成研学目标、确保安全,让学生拥有快乐有意义的研学旅行生活。
4.2.4 在研学旅行活动中,不得出现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不得发表错误观点和编造散布虚假信息、不良信息,不得出现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行为。
5 专业知识
5.1 研学旅行知识
5.1.1 掌握研学旅行政策法规知识,掌握相关研学旅行目的地及基地、营地的情况。
5.1.2 掌握研学旅行组织和服务知识、文明旅游知识和旅行常识。
5.1.3 掌握研学旅行安全风险管理知识,熟悉基本的安全防护救护知识与灾害应急常识。
5.1.4 掌握研学旅行课程方案设计、课程及体验活动实施等知识。
5.2 教育教学知识
5.2.1 了解中小学教育教学理论,熟悉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5.2.2 了解新课程改革方向和相关理论,掌握新课程中的教学观和学生观。
5.2.3 了解中小学课程结构、课程类型、课程标准,熟悉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
5.2.4 熟悉课程资源开发、管理与利用的方法,掌握研学旅行课程教学知识。
5.3 通识性知识
5.3.1 了解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熟悉中小学教育的基本情况。
5.3.2 了解我国各类非物质遗产和各民族风俗,掌握相应的乡情、县情、省情和国情。
5.3.3 了解相应的自然、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掌握与研学旅行课程方案直接相关的学科内容。
5.3.4 熟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6 专业能力
6.1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设计
6.1.1 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能正确设计或修订完善研学旅行课程方案,保证方案的教育目标正确,教育主题鲜明,教学内容丰富。
6.1.2 能从学情和乡土乡情、县情市情、省情国情出发,结合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要求,根据学校和研学资源两方面考虑,合理设计出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研学旅行课程方案。
6.1.3 能将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等目标设计在研学旅行课程方案中,并能融合在研学旅行的行前、行中和行后各个阶段。
6.1.4 应遵循教育性、实践性、安全性、公益性四大原则设计研学旅行课程方案,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设计,指导和帮助学生完成研学计划。
6.1.5 能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开发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多种类型的活动课程,
6.1.6 设计的研学旅行课程方案能体现出自主性、探究性、体验性、互动性、趣味性等特点。
6.2 研学旅行组织与实施
6.2.1 具备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能将研学旅行的教育目标落实到具体的课程计划中,确保研学旅行安全有序地实施。
6.2.2 充分做好行前准备工作。开好行前预备会议,向各方宣传解读研学旅行课程方案。检查各项课程准备工作,关键环节宜实地查看。
6.2.3 做好行中组织监督管理工作。应将预先设计的课程内容及活动逐一落实,在旅游车上组织好移动课堂,督促基地营地按方案执行,确保学生安全有序地完成研学任务。
6.2.4 做好行后总结评价工作。应灵活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客观公正反馈研学成绩,组织好研学旅行成果汇报,利用评价结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同时完善研学旅行课程方案以及研学旅行组织工作。
6.3 研学旅行激励与评价
6.3.1 运用过程性评价。在研学方案中应在每一个重要环节中适时设计评价,发现和赏识每位学生的进步,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和指导,通过过程性评价激励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
6.3.2 采用多元化评价。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内容应多元化,对学生的研学态度、研学能力和方法、研学结果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价。宜采用激励性语言评价学生的研学过程,用描述性语言评价学生的研学成果。
6.3.3 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研学评价要从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宜采用研学任务卡、研学任务书、研究报告、游记、研学作品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
7 持续发展
7.1 反思提升
7.1.1 收集、分析、反馈相关信息,总结反思改进研学工作。
7.1.2 学习跨学科知识,进行重组融合,提高研学课程再开发的能力。
7.1.3 学习现代新技术、运用新技能,探索提高研学效果的新方法。
7.1.4 学习教育和旅游领域的最新知识和技能,创新研学旅行教育模式。
7.2 规范考核
7.2.1 研学旅行指导师入职前培训和认定:在研学旅行过程中承担研学旅行指导师职责的人员,应参加中国旅行社协会(或授权的培训机构)组织的研学旅行指导师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研学旅行指导师证书。
7.2.2 研学旅行指导师继续教育计划与实施:研学旅行指导师应定期完成一定学时的培训。研学旅行指导师根据相关考核和评审条件进行等级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