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直线(可加微):17090100857;  联系电话:010-56034252;  至道邮箱: zhidao360@126.com

首页 > 至道智库 > 专题研究

休闲渔业规划专题研究(下篇:开发实践)

发布时间:2020-12-19

下篇:开发实践

 

休闲渔业旅游项目开发大全

(一)餐饮美食类

²  海鲜排档:在滨海渔业区,海鲜排档是休闲渔业最典型类型。如舟山的沈家门渔港的海鲜夜排档,起步早规模大。

²  渔排:渔排本是南方一带海上人家,集生产与生活一体的方式。现在也被利用来发展海鲜餐饮旅游。与一般海鲜排档不同的是,渔排海鲜的饮食环境是“零距离”接触海洋,风情性更强。但这种形式受制于地理气候环境,北方没有。

²  临水餐厅:往往出现在内陆湖河边,在亲水环境中提供鱼鲜美食。如武汉汤逊湖的鱼丸闻名当地,沿湖就出现了一大批水上餐厅,以美食休闲游形式吸引大批市民。

²  美食舫:亲水性比临水餐厅好,而且舫本身是景观建筑。

(二)娱乐体验类

²  垂钓:这是休闲渔业最原始类型、也是最具市场规模的类型。海钓、湖钓、河钓、塘钓、溪钓……项目几乎不受地理环境差异限制。

²  沙雕:沙雕本身不局限于休闲渔业旅游,比如沙漠地区也开展沙雕活动。但是在滨海区,海滩资源和渔业资源往往结合在一起,因此容易纳入休闲渔业旅游项目中,目前国内起步最早最有名气的当属舟山的沙雕节。

²  海泥:可以开发“海泥浴”、“滑泥”等项目

²  赶海拾贝类:往往附属在其它渔家项目中。也有作为亮点,成为主打特色项目的,如南通开发的“海上迪斯科”(踩文蛤)之旅。

²  渔猎露营:把渔猎活动结合到露营中。野趣性、体验性更强,是一种新项目。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看作是一种主题露营。

²  拉网、叉鱼、捉蟹等:属于在通常垂钓渔猎运动上的变形。

(三)科普博览类

²  海洋馆:人工模拟虚拟海洋环境、展示海洋水族。除了滨海城市依托文脉地脉发展海洋馆以外(如青岛海洋馆);内陆大城市也可以利用和当地环境的差异性特点建设此类项目。

²  贝壳馆、珊瑚馆 往往建设在本身拥有此类资源的城市。如海南三亚的贝壳馆;广西北海的“世界杯类珊瑚馆”,大连老虎滩的“珊瑚馆”。

(四)游览类

²  特色渔村:如宁波象山的石浦古渔村。这里有古老的石板街、民居,活生生的渔家民俗活动;再如阳朔兴坪渔村,以所谓的“总统渔村”(克林顿曾来观光)著名。——从另一个角度看,此类型可以划入特色古村古镇游。

²  渔家主题公园:在滨海大背景下,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以人工打造次生资源的方式再现典型渔家风情、渔家文化艺术。如宋城集团在宁波象山打造的“中国渔村”,以仿古三桅船为标志景观,配备了各种渔家风情小品,在此基础上还有特色商业街和酒店 ;台州玉环县的“中国休闲渔都”由五个主题渔村构成,一个是原生态特色渔村,另外四个则是人工打造的挪威、苏格兰、丹麦和夏威夷四个主题渔村。——值得注意的是,和其它类型主题公园一样,渔家主题公园开发模式往往是以观光游览收门票为启动,最后以带动旅游度假地产的盈利为目的。如“中国休闲渔都“的规划里就明确提出配以度假区、景观房产等;中国渔村也是度假酒店等商业设施一应俱全。

²  巨网捕鱼:如千岛湖的“巨网捕鱼”活动,场面壮观。

²  渔港和渔人码头:一些现代化的渔港或渔人码头,很好的结合了观光与休闲、商贸、夜生活。

²  渔家乐: 住渔家屋、吃渔家饭、做渔家活、享渔家乐为主要内容的渔家民俗旅游活动。   具体形式因各地资源条件的差异,又有所不同。浙江台州石塘的渔家乐,这里的海洋是泥滩,无法开展度假,但是渔业发达,因此以“出海打鱼”体验为主;山东日照的渔家乐,当地“3S”资源突出,渔家乐很大程度上承担了中低档观光度假的餐饮住宿功能“住渔家屋”“吃渔家饭”;而内陆湖泊型渔家乐,由于缺少壮美的海洋景观,谈不上出海之类的体验,重点往往侧重“吃渔家饭”,如杭州千岛湖渔家乐,侧重水上餐厅提供鲜美鱼餐之类。

(五)其它

(以下渔家项目或产业主体属性不隶属旅游,或不是日常项目,但也能和休闲渔业旅游有机结合。)

²  鱼拓艺术:一种能够把钓鱼过程和成果进行情景化收藏的艺术。鱼拓,顾名思义,就是选中一条鱼,在鱼身一侧遍涂墨汁,然后拓到纸上,按照中国画的技法,可书写上序、跋等,然后盖上红色印章,这样一幅作品就完成了。也可以看作是钓鱼活动丰富内涵的延伸!

²  观赏鱼:观赏鱼往往独立出来作为一行业。观赏、喂养观赏鱼是旅游景点的常见项目,渔家旅游区也可以利用此项目。

²  水产市场:大型渔港旁往往还有水产市场,观光性和购物性兼具。在服务渔农业同时,也可以看作旅游购物点。

²  渔家文化节会:如开渔节、休渔节、祭海节、螃蟹节等等。

六.典型开发案例

(一)滨海型

必须指出的是,从资源的稀缺性来说滨海“3S”是世界性的稀缺资源。因此,滨海地区如果拥有“阳光、沙滩、海水”资源的肯定是优先发展“3S”度假,而不是休闲渔业,有时为了发展“3S”度假甚至要限制渔业发展(比如海南三亚)。我国海岸线虽然很长,但是只有海南有成规模的沙滩,江浙和北方海岸线都以泥滩为主,因此发展休闲渔业的趋势较旺盛。

1:舟山休闲渔业

舟山拥有世界第三、中国第一的渔港,是一个海岛群城市。目前已近提出口号要打造中国最大的休闲渔业基地。

舟山休闲渔业起步于1999年由嵊泗五龙乡渔民推出的渔家乐项目,目前全市已有休闲渔业项目35个,总投资1.6亿元,吸纳渔区劳动力800余人,年接待游客35万人次,年创产值7000万元。并形成以海钓、渔家乐、夜排档为代表的一批知名品牌。

海钓方面,投资建立多处人工渔礁,并于2005年开始了首届亚洲海钓大赛;

海鲜排档方面,则以沈家门夜排档最为著名,依托著名的沈家门渔港,延绵数公里,蔚为壮观;

渔家乐方面,遍布各县市岛屿,比如普陀区蚂蚁岛渔家乐:让游客当一天渔民,读渔家生活史,体验渔家生活,学习捕捞技术。造几条木质绿眉毛渔船,由船员兼任导游,穿上龙裤,举行传统的出海仪式。渔家乐的内容有海上观光、荒岛探奇、抓蟹、拾贝等。还可根据需要进行游客打鱼、放笼、拾贝等比赛。

2:青岛红岛休闲渔村

位于红岛街道西大洋社区西南端近海地带,是一处集旅游观光、耕海牧渔、渔家民俗、休闲度假、健身娱乐等为主题的滨海旅游区,素有碧海蓝天一片绿,鸟语花香旅游地之美誉。
    
景区依托丰富的海洋资源与独具特色的海岸地貌,结合红岛渔村系列特色房屋,形成了:滨海观光、赶海拾贝、娘娘庙、民俗文化、农家乐园、情侣园、接待中心、渔家餐饮住宿和休闲度假等九大功能区域。推出了旅游观光、赶海拾贝、海上游览、耕海牧渔、购海垂钓、渔家美食等特色旅游项目,具有较强的参与性、知识性、趣味性、健身性、娱乐性与安全性。自2004首届青岛红岛蛤蜊节成功举办以来,这里被定为青岛红岛蛤蜊节的主会场。

(二)内陆型

内陆地区,渔港渔村资源不如沿海发达,因此除了部分大湖大江边本身有渔村依托而发展休闲渔业外;依托渔业养殖业发展休闲渔业是一大趋势;此外随着休闲时代来临,城郊区的市场导向型小型垂钓基地也遍地开花。

1:德清渔家乐

德清市江南渔村的渔家乐。起源于养殖场,由于山青水秀,又近邻城镇,很快在养殖的基础上发展垂钓;近一步为了在普通垂钓市场中脱颖而出,又建立起“家鱼陈列馆”,展示上百种鱼类和各种渔具。

2:千岛湖渔家乐

千岛湖本身是风景名胜区,因此虽然历史上有渔村资源但没有开发旅游,而是优先发展的是观光游。现在正在朝度假方面转变。在此过程中,休闲渔村被提上议事日程。现有大面积的网箱渔场,利用天然平坦岛屿,沿湖缓坡及港湾兴建渔村。渔村包括陆上渔村,水上渔家,品鱼中心,千亩渔场等。以做一天渔民为主线,集吃游购娱为一体。

3:阳朔兴坪渔村

兴坪本身是古渔村,位于漓江东侧,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因克林顿曾来观光而名声大震。村民世代以捕鱼为生,经过训练的鸬鹚是他们捕鱼的得力助手。此外,用竹筏而不是用木船作为捕鱼的载浮工具,是渔村不同于我国其他大部分地方的又一特色。虽然村中也有打鱼民俗和河鲜,但是该渔村主要还是以特色古村更闻名,以观光游为主。

(三)主题公园型

这是一种刚刚兴起的类型,目前只有宁波的“中国渔村”和台州的“休闲渔都”。和一般主题公园不同,在园区依靠的大环境上,它还是必须依赖海洋和渔村背景,只是在园区内部“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采用更多的人工手法打造渔家文化次生资源。

例:宁波“中国渔村”

渔村以渔文化民俗游为主线,建造了渔村剧场、渔文化演示区、渔文化民俗村、渔文化民俗一条街、海洋博物馆等景观。中国渔村实际功能类似度假区,“吃住行游购娱”要素齐备。

吃:有能容纳千人的太平洋酒店和海鲜排档街;住:除了4星际太平洋酒店外,还有海滨别墅、沙滩帐篷村;行:普通旅行包车外,专门为自驾车提供了交通设计;游:沙滩车、快艇、游泳、钓鱼等;购:海鲜、贝壳等;娱:海上歌舞表演、卡拉OK、篝火晚会等。此外每年还有“祭海仪式”、“沙滩马战”“渔俗秀”“妈祖文化节”等节会活动。

七.休闲渔业开发实践小结

(一)阶段开发 各有特点

1.前大众旅游时代

旅游休闲过去是少数贵族阶层专利,现代旅游业只有一个半世纪的历史,而真正大众旅游时代的来临一般认为是“二战”后。休闲渔业在大众旅游时代到来之前,由于其产业的复合性强(依托渔农业、餐饮业等),早就萌芽滋生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大类型。

 

垂钓代表的渔猎休闲活动:它是最早也是最普及的休闲渔业形式。垂钓的优势在于它几乎不受地理环境局限,从大海到小溪,从滨海城市到内陆边陲,可以说只要有水有鱼就可以发展,而且如果是本身是渔产区的话,更可以给当地带来双重产业效益。

海鲜代表的美食休闲:海鲜一直是食中极品,因此该市场和垂钓一样生命力旺盛。不过在内陆地区受资源限制不具备普遍休闲旅游性。但是内陆较大的湖泊区,也可以形成特色渔家餐饮,而且往往是主打一种特色。比如杭州千岛湖的“ 有机鱼头”、武汉汤逊湖的“鱼丸”、湖北鄂州梁子湖的“武昌鱼”、青岛红岛的“挖蛤蜊”。

进入大众旅游时代后,这两种形式很快成为最具有群众基础、也最具备赢利性的休闲渔业门类。

2.大众旅游时代

大众旅游时代,在垂钓和渔家餐饮基础上,人们追求更多元化、更典型化、更个性化的休闲渔业旅游。

多元化:体现在挖掘了更多的渔业资源、更主动的和其它产业嫁接。如“出海捕鱼”本来纯粹是渔业生产活动,现在挖掘出来最为一种旅游项目;再如和露营野餐结合发展“渔猎露营”旅游;再如整合渔家餐饮、住宿、渔俗活动为一体,发展成为“渔家乐”。

典型化:体现在在原生资源背景下,进一步采用人工手段打造次生资源。如渔家民俗风情在原生状态下是散落不成体系的,而宋城的“中国渔村”主题公园项目,艺术化再现典型渔楼、船帆,情景化点缀渔灯、渔饰,全面集中的展现渔家民俗风情。还有贝壳馆等项目,将零碎的贝壳资源资源人工集中、情景化展示,更具备观光性。

个性化:如将一般垂钓活动针对部分高素质情趣游客延伸到“鱼拓”艺术

3 泛地产时代

泛地产时代,地产、商贸、旅游度假、城市经营等呈现互相整合的趋势。这带来的主要不是休闲渔业项目本身的变化,而是经营模式、运作模式的深层次变化。

(二)因地制宜 突出卖点

从上面的典型案例章节我们就可以看出,各地开发休闲渔业的突出卖点是不同的,这应该归结主要为地理气候资源的差异性,同时和旅游市场的阶段演变也有关系。

几乎谈不上有水景的地区,可侧重垂钓等休闲运动,比如甘肃的休闲渔业发展曾经被人民日报报道,但是它没有风景资源,主要是依赖原来的养鱼场转型;水面风景资源中等的,突出餐饮兼顾水景,如武汉汤逊湖,主要发展“汤逊湖鱼丸”,并利用湖面造水景餐厅;滩涂资源丰富而渔业资源一般的,突出赶海活动,如青岛红岛主打挖蛤蜊活动;具有优良海湾海岛条件的,可以发展海钓这种高利润产品,比如舟山群岛;海鲜资源丰富的,主打海鲜排档,比如沈家门渔港;滨海或海岛风景资源好的,可发展快艇观光,比如海南。

除了资源的先天性决定卖点外,和旅游市场演变也有一定关系。如千岛湖,本来是有渔村和渔民的,但是千岛湖有秀美山水,因此在观光旅游时代,优先发展山水观光,某种意义讲还抑制渔业发展,休闲渔业仅仅体现在“千岛湖鱼头”餐饮和“巨网捕鱼”观光方面;但是随着休闲度假时代来临,游客走进原生态,体验民俗风情的要求凸现,因此现在千岛湖也开始规划建设渔家乐休闲基地,原有的渔村渔俗迎来了新的生命力。

(三)以渔为主 复合产品

正如国际旅游规划专家因斯科普Inskeep所言:旅游区主题定位太单一可能导致市场定位的狭窄。因此,在渔家旅游区,尤其是规模大经营水平高的旅游区,产品往往是复合化的

滨海或大湖面环境的可以结合“滨海浴场”“快艇观光”、“观潮”“沙雕”、“沙滩排球”“水上乐园”等水游乐项目;

有岛屿的可能结合“海岛狩猎”“荒岛探险”等休闲项目;

有山的可能结合“露营”、“登山”、“野炊”等项目;

其它如温泉、泥疗都是可能整合的资源;

民俗传统强的还可以整合各种节会,如福州一带的妈祖节、江浙一带的荷花龙舞。

比如:舟山的秀山岛先是投资900万开发人工渔礁发展海钓;接着又整合岛上自然与人文资源开发渔家乐休闲基地,开展水上垂钓、环岛观光、海上捕蟹、滩涂拾贝、海边烧烤、水上餐饮住宿等娱乐项目;随后该基地还将再投入50万元搭建水上娱乐区,在原来的渔猎、渔俗基础上增添一部分休闲趣味活动项目。

可见一个上规模的渔家休闲旅游区,也不能仅仅局限于“渔”活动,尤其是旅游正在从观光迈向度假时代的大背景下(度假往往要求旅游区能能提供游购娱食住行),更要注意整合多重资源,满足游客日益多样化的要求。

八.渔家风情景观概念

(一)小品类

(人工的桩柱和船模之间,配备渔网,典型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景观。桩网相连令人联想渔家真实场景;同时人工美化的桩柱、以及船模与木栈台,显得干净简洁、艺术唯美)

 

(渔家牌楼。汲取传统牌楼风格,但多了一份原生态气息。造型上对称基础上又稍微不对称,材质上方海底沉木色泽,更采用渔网作为墙质,门前的鲍鱼雕塑以及门楼上的风帆点饰将渔味主题尽显)

(海豚群跃。放在渔家乐度假村是很不错的)

(仿古帆船,同时巧妙利用空间用作娱乐屋,静观与功能兼顾)

 

(船吧。这是注入渔家文化的大胆创意。在滨水区打造四个平台,平台犹如船形驰向水中,功能上可以开发为滨水排档餐饮)

 

(渔家旅游区的亭台楼阁,通过网绳、渔灯、贝壳、锚等典型渔家文化装饰,就有了主题味)

 

(海洋生物雕塑)

(二)功能建筑类

(海鲜舫)

 

(渔村餐饮商业街,采用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仿木质建材为主,飞檐屋顶。点缀渔灯渔旗后,艺术化再现传统风格的渔家餐饮美食街)


(住宿渔楼。在传统渔楼民居基础上的艺术创新。仿原生材质、救生圈等渔家饰品,一下子点出了“渔味”;精心布置的露台等又有点小洋楼风格,内部条件具有星级酒店水准)


(海草房,胶东特有的渔村民居,如今是濒临灭绝。通过旅游手段来保护这种民居文化可能是双赢举措)

 

(水上人家。典型原生态风味仿茅屋建筑,外土内洋,本身是景观,还适宜发展水上餐厅)

 

(江南水乡风格建筑。大型渔家旅游区中可以用作商业地产、服务设施)